經濟社評
新冠疫苗接種群組下周五起擴至16至29歲,成疫苗氣泡後,又一提升接種率的新猷。據港府消息人士對本報表示,希望盡速施打疫苗助社會經濟復常,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只會營運至9月底,是為了及早預防疫情可能於冬季再現。不過,當局仍要加倍努力,尋求提供更多打針誘因,包括免檢疫出入境,令等候新一代針劑或尚有疑慮的市民改變心意。從爭取群體免疫的角度來看,及早容許青少年打針,也許是未來其中一個可行方向。
明報社評
本港新冠疫苗接種進度未如理想,政府全面擴大接種群組,涵蓋所有16歲或以上人士,揭開「全民打針」序幕,這個夏天接種步伐能否顯著加快,關乎下半年民生經濟復常。科學界對接種新冠疫苗可否達至群體免疫,尚有很多爭議,最近以色列聲稱實現「群體免疫」,也許為時尚早,然而疫苗接種令當地新增確診個案銳減九成半,亦是不爭事實,成功經驗值得香港借鑑。多款新冠疫苗在世界各地開打,境遇各異,牛津疫苗和強生疫苗,最近都受血栓疑雲困擾,港府調整採購策略,除了復必泰和科興疫苗,今年不會引入第三款疫苗。
蘋果頭條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推出「疫苗氣泡」大計,圖以接種疫苗作為延長食肆及酒吧營業時間、放寬限聚令及重開邊境的先決條件。港府今宣佈放寬接種年齡,18歲以上市民可選擇打BioNTech或科興疫苗,而16歲至18歲人士則只可選擇BioNTech。不過,今年25歲的許同學表示暫不考慮接種疫苗,並指最近BioNTech疫苗疑令兩名孕婦流產一事,反映醫學界仍未摸清疫苗的副作用,故對接種疫苗一事持觀望態度。
東方正論
特區政府無能已是人所共知的事,但無能到連如何應對假新聞都不懂,要耗費5,000萬元重金禮聘公關顧問公司研究一番,而且研究至今毫無進展,則無能也不足以形容,直情是低能反智,同時反映這個政府錢多人傻,如何揮霍都不肉赤。事實證明,港府不僅視民望如浮雲,更視公帑如糞土,使錢如倒水豈止這一筆,單是砸巨額公帑養食碗面反碗底的香港電台、「億億聲」滅鼠而愈滅愈有、狂燒數十億元供養假難民而治安毒瘤愈養愈大,皆證明這個政府敗家透頂,納稅人最是冤哉枉也。
星島社論
昨日為《香港國安法》實施之後香港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中聯辦主任兼國安委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駱惠寧早上出席教育日開幕典禮時強調,中央言必行、行必果,對一切損害國家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的行為「該出手時就出手,一旦出手必到位」,又指特區要切實承擔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依法打擊「硬對抗」、規管「軟對抗」。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則承諾,會全面理解、全力推動和全方位實踐國家安全觀,依照《國安法》採取必要措施,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對國家安全事宜的處理。

Share:

More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