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中間臉型,耳位高,耳朵大,眼間距較寬,腦門上有M型虎斑。
屬於大體形的貓,強壯,腳掌大而圓。
光滑有層次,底層的絨毛細軟,背部和腿部的毛長而濃密,
尾部的毛像羽毛一樣散開。頸部有毛領圈。
純種緬因貓必須具備的特點是:眼圈、嘴唇和爪墊必須都是黑色。
緬因貓的毛色非常多,估計有60餘種被毛圖案。
體型特徵
緬因貓是巨大而且精力充沛的貓種,公貓有時重達將近12公斤或者25磅重;平均至少也有6~9公斤(13~20磅)重,母貓則重達7~11磅。公貓體長可以增長到接近一公尺的程度;2006年有一隻公緬因貓破紀錄長到122公分。一般貓種在一歲就算成貓,體型也就趨於穩定,而成長到全尺寸的緬因貓要花四年到五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個過程。
緬因貓常見的毛色花紋是棕色虎斑紋,除開深棕色、淡紫色、波紋虎斑、點狀斑紋之外,緬因貓的毛色樣式最有名的還包括雜色斑紋(類似俗稱的三色貓)。緬因貓的眼睛顏色也有很多種,包括綠色、琉金色、或者金色。眼睛呈藍色或一藍一金通常出現在白貓身上。
緬因貓有中長的軟毛覆蓋著長毛。胸前的覆毛有如獅鬃般地華麗。由於獅鬃與緬因州的英文發音一樣,也有人打趣說是「緬因獅」。緬因貓的毛髮與索馬利貓類似,一層底層毛,外面一層覆蓋毛,構成最基本的外型。緬因貓的中長毛觸感舒適,而他們的長毛主要覆蓋在腿部的後方與腳趾頭中間,這讓他們看起來像穿上毛褲保暖一樣。
緬因貓的尾巴濃密蓬鬆粗大,頭部有稜有角,寬闊的嘴部加上寬寬的耳朵。緬因貓的耳朵上面有一小撮與山貓(猞猁)耳朵一樣的脊毛,脊毛能將雪水隔絕避免倒流到耳中。緬因貓的大耳朵上面的脊毛使得他們從正面看來與山貓頗為相似。
說到他們的尾巴,由於實在太過於蓬鬆粗大,以致於得到另外一個綽號,「有貓的尾巴」!大部分的緬因貓保持自己的整潔所以不太需要畜主做額外的儀容整潔。有的緬因貓會有先天性缺陷,往往腳趾頭會多出一根或更多,商業培育者通常會排除掉這種特徵。
毛色和花式的緬因貓,唯獨沒有巧克力色重點色、淡紫色重點色或暹羅色重點色類型的花貓。它的眼睛為綠色、金黃色或古銅色。總的來說,毛色和眼睛顏色之間沒有固定關係。
在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間,很多家貓隨著主人從歐洲移民到美洲的新英格蘭居住,牠們在那裡都面臨非常嚴寒的冬天,也只有最強壯與最能夠適應的貓種能夠存活下來。在年復一年不斷的物競天擇(和品種改良剛好相反的情況)下,緬因貓演化出巨大而且結實的體型和有如毛毯般,能抗水並且蓬鬆的毛髮。
緬因貓種以及種名的起源說法有好幾種,,通常都是誇張的故事;其中一個故事是說曾經有一隻貓跑到了緬因州的野外,結果跟一隻浣熊發生跨種交配,於是就生下一堆具有今天緬因貓特性的後代。當然故事以違反生物學為依歸以致於完全不可信,不過由於緬因貓的英文名稱後面的字根有個「COON」,與浣熊「RACCOON」有相同之處;二來就是緬因貓的尾巴粗大的程度與尾巴上的毛髮斑紋與浣熊幾乎無二,使得以前的人們開始相信前述故事來源有一定的可信度。另外一個緬因貓種名緣起於緬因貓是由一位名為庫恩(Coon)的船長帶到緬因(Maine)州的。這個船長的託付者就是窮奢極侈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皇后,她原本打算從法國逃亡到美國去,不過顯然法國大革命的腳步比她逃亡的速度快很多。
不管怎麼說,大部分的育種者的看法是緬因貓是經由原本在地的北美短毛貓與跨海而來的長毛貓種結合交配出來的,也許是新英格蘭水手將長毛種的土耳其安哥拉貓引進新世界,或者是維京人將老家也是長毛種的挪威森林貓帶進北美(引進的原因在於古代海上航行的日子無聊枯燥多過浪漫,再者於登陸後可以做為貿易項目之一)。總之緬因貓的外觀不是與挪威森林貓相似就是與西伯利亞貓幾乎一樣,這個要歸咎於生物學上的趨同演化;不同的生物種藉由環境的相似性演化出類似甚至是相同的的生物特徵。緬因州、挪威、以及西伯利亞在緯度上的幅員上略有差異。在氣候上,例如溼度,平均年均溫,甚至年雨量,亦略有所差異,然而最相似處就是冬季;在嚴寒的環境下哺乳類必須演化出蓬鬆濃密的毛髮來隔絕低溫,並且將體積巨大化以增加脂肪的附著比例以增加在低溫下的生存能力。
心室肥大症是因為左心室變的肥厚僵硬導致心肌收縮不完全或部分壞死,發生在貓身上與人類身上都一樣會造成心臟衰竭、動脈栓塞、以及猝死。不過心室肥大症可以藉由超音波掃描顯示出來,所以1~7歲的緬因貓都應該接受這樣的體檢。
在緬因貓的基因中有一組DNA碼會造成緬因貓的心臟基凝蛋白混雜C型蛋白質(C型蛋白質是一種由維他命K構成的絲氨酸蛋白酵素(絲氨酸蛋白酶),在生物體內關於消化,凝血和補體系統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而在緬因貓的遺傳上導致心室肥大症。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緬因貓在基因檢測終究會呈現這種基因突變的陽性反應,雖然這個數據在採樣數上有所偏頗。不過緬因貓的這種基因突變似乎不只一種原因。有良心與責任感的培育者或業者應該致力減少心室肥大基因突變的發生,所以培育者與業者應該長期透過超音波心室檢查來監控緬因貓的健康,並且應該公布這項訊息使大眾得知。
直到1988年又發生的由於飼料中牛磺酸量不足而導致貓隻心肌炎擴大的事件發生,當然緬因貓也在劫難逃。自從寵物飼料業界開始增加更多的牛磺酸到貓食中後,貓隻的心肌炎就大幅減少了許多。這種心肌炎與先天性的心室肥大症是不能混為一談的,前者可以透過飲食進行預防與改變,甚至進行醫療;後者是終生無法改變的疾病。
緬因貓還有髖關節發育不良以及多囊性腎病變的問題,值得畜主注意。緬因貓的齒齦炎與牙周炎也來的比其他貓種頻繁。不過不管怎麼說,緬因貓是一種身體非常結實、健康,再累也只要睡一覺就能回復的貓,而且20歲的緬因貓瑞比比皆是,大有貓在。
首先要說明的,如果飼養的是毛貓,根本無須幫其洗澡。因為貓的天性就是愛清潔,平時只須注意家庭環境衛生,貓完全會清理和裝扮自己的。長毛貓因為毛長而多,貓自己的清理能力有限,就需要人幫其清洗了。但洗澡的次數也不能太頻繁,夏天大概相隔15天,冬天相隔一個月洗一次就足夠了。給貓洗澡時,先用嬰兒洗澡盆準備一盆40度左右的溫水,將貓慢慢地浸入水中,一邊愛撫貓背一邊用手將水撩上貓身。注意不要把水弄濕貓的頭臉部,引起貓反感。將貓毛完全濕潤後,可把貓抱出水盆,用稀釋的寵物專用洗毛精淋在貓的身上進行搓洗。搓洗中要注意不要漏掉貓腹和腋下等地方,臉一定不要洗,泡沫完全搓勻後,再把貓放入水盆中清洗一遍,如果有熱水器的話,可直接用花灑給貓沖洗乾淨。如果沒有,就要多換好幾盆水,盡量將貓完全沖洗乾淨。然後用毛巾擦乾貓身上的水份,盡可能擦的越乾越好,這樣可以縮短吹乾毛髮的時間。擦乾後,可把貓放在紙箱裡,用電熱風筒將貓毛吹乾。吹乾過程注意溫度不可太高,吹風口要與貓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燙傷貓毛。貓毛吹乾後,再用不含類固醇的抗生素眼藥水和貓用滴耳油對貓的眼睛和耳朵進行適當保養就行了。
美國卷耳貓由於沒有底毛只有一層被毛,所以毛髮很好打理,而且很少脫毛打結。但是毛髮的梳理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享受和交流。毛髮的梳理最好實踐固定,並且有規律。最少每週梳理一次,並且每次在同一時間進行。梳理之後,力求毛髮光澤平滑。步驟如下:準備梳毛需要工具:羚羊皮,金叔梳子,鬃毛刷,橡皮刷;調整貓咪情緒,等他放鬆後再梳理,如果他有抗拒的情緒,一定不要勉強。
梳理方法和步驟
先用金屬梳梳開糾集在一起的毛,梳的時候注意觀察看有沒有被跳蚤感染的黑點。黑點是跳蚤的糞便,要小心地把它取下來。
梳理的時候,要沿毛的生長方向,用鬃毛刷刷包括腹部在內的全身皮毛。刷的時候動作要輕,以免弄疼貓咪。
刷完後,會有脫落的毛髮粘在皮毛上,要用橡皮刷刷去,這樣使皮毛光滑、乾淨。
在護理毛髮的光潔度上,每隔幾週滴幾滴皮毛保護劑,有助於去除油脂,恢復貓咪皮毛的色彩和光澤。
用羚羊皮擦洗貓皮,進一步除去表面的髒東西。此外,經常撫摸並且堅持健康的飲食也會使皮毛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