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
中、美兩強較勁與博弈已從南海、香港、新疆,轉移到了關稅、貿易、產業與科技,由於美方在各個領域似都未如預期占到上風,於是益發在產業及科技卯足了勁,迭出狠招,劍鋒所及,傷及無辜也在所不惜,就是要逼中國大陸科技產業步入絕境。 在美國前不久發布的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將中國定位為「唯一擁有意圖與實力,以經濟、外交、軍事和科技等力量來重塑國際秩序的國家」,並稱未來十年是美國與中國競爭的決定性十年,美國的目標是:「戰勝中國」。 如何與中國競爭?如何戰勝中國?《報告》提出了三大策略:投資、聯盟、競爭,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投資。所謂投資,就是加強在美國境內對製造業及科技產業的投資,或想方設法令美國境外特別是在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及南韓的企業回流美國,為此美國國會通過了金額龐大多達2,800億美元的「晶片及科學法案」,旨在增進美國的製造業和技術優勢。 面對中國強勢崛起,美國產生壓力甚至焦慮可以理解,但長期以來在世界上執製造業牛耳的美國,怎麼忽然間就面對從來不起眼的中國的競爭,而且是愈來愈強勁的競爭,這樣的形勢究竟是如何演變過來的,其中演變的本質和邏輯是什麼,未來的趨勢又怎麼看? 上個世紀,二戰結束後初期,作為美國第二產業的製造業產值占世界的53%,但從上世紀1980年代開始,美國經濟進入了去工業化軌道,製造業比重持續下降,第三產業的服務金融業大幅上升,美國產業空心化的過程,使美國製造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 與此同時,中國製造業持續茁壯,中國製造業總產值在2012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製造業國家。2019年中國製造業產值約3.8兆美元,領先全球,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美國排名第二,只占中國的60%,而美國加上排名第三、四的歐洲和日本仍不及中國。如無意外,中國製造業產值將邁向超過全球所有國家製造業產值的總和,即占全球的50%。 美國製造業之由盛而衰,與美國自上世紀1980年代開始的金融創新有著密切的關聯。根據產業理論,絕大多數國家的農業(第一級產業)會因競爭力相對較弱而被工業(第二級產業)超越或擠壓,從而需要政府介入對農業補貼;但接著工業的發展被第三級產業的服務業尤其是金融業所取代或擠壓,一如美國的例子,則更多的是跟資本主義體制下資本的本質有關。資本作為一種生產要素,除了具有逐利的本性外,還同時具有強烈的投機與掠奪性。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體制中,不受任何節制的金融資本的無限擴張,其必然的結果自然是華爾街的膨脹與製造業的衰落。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監製發行,拍攝長達三年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以中國大陸「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到美國鐵銹地帶俄亥俄州「代頓」市建廠的真實故事為例,深刻地描繪了在資本主義金融運作下製造業的宿命。 以美國為鑒,中國大陸近年來對金融地產泡沫及時產生警惕,並適時加以擠壓;不僅如此,還對已然形成巨大資本利益集團的房地產、金融、網絡等企業,聯結政治權力,對國家發展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給予預防性的節制,將中國產業從一度的「脫實向虛」重新矯正回實體經濟,在中共二十大之後,趨勢變得益為明顯。 近代經濟史上,一度有所謂「荷蘭病」的病例,指一國經濟中有某一產業獨榮而導致其他部門萎縮的現象,當今美國金融擠壓製造的現象,應可視為是一種另類的「荷蘭病」,只是這種美國的「荷蘭病」能不能在一個高純度的資本主義體制下矯正過來,恐怕只能由時間來給答案了。
明報社評
亞洲七人欖球賽韓國仁川站賽事,港隊出場奏國歌時,現場卻播出2019年反修例樂曲,特區政府表示強烈不滿。國際大型賽事奏國歌環節出錯,以往偶有發生,通常都是現場人員張冠李戴,混淆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國歌,錯播非國歌的情况非常罕見,亦不尋常。今次大會錯播如此政治敏感的樂曲,根據特區政府和香港欖總說法,事前港隊有提供正確國歌錄音,即使主辦方歸咎是初級人員犯錯,並就事件道歉,特區當局仍須提出嚴正交涉,徹查事件是否真的純屬無心之失,還是另有內情。國歌是國家象徵,特區政府有必要跟港協暨奧委會及體育界代表,一起檢討今次事件的臨場應對,維護國歌尊嚴。 大會播反修例歌曲 徹查原因政府有責 今次「播錯歌」風波,發生於周日晚的亞洲七人欖球賽仁川站決賽,綜合當局說法及網上流傳片段,兩支決賽隊伍港隊與韓國隊在場上列隊,賽前舉行奏國歌儀式,未料現場播出的,並非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而是2019年反修例風波期間的一首樂曲,播放時間至少超過一分鐘。根據香港欖總事後向特區政府提交的初步資料,港隊教練賽前有向主辦機構亞洲欖球總會提供正確國歌錄音,港隊工作人員在聽到播錯國歌時,有立即知會主辦單位,賽事完結後,主辦機構在場館公開致歉,並安排港隊再次出場,播放正確國歌。特區政府同日深夜發表聲明,就播錯歌一事,表達強烈不滿和抗議。 亞洲欖總昨天形容,事件是一名初級職員的低級人為錯誤導致,有人將從網上下載的歌曲,錯當為港隊出場時所奏的國歌,總會就事件深表遺憾,並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欖球總會致歉。特區政府則表示,對外將要求亞洲欖總及韓國方面徹查事件和責任,對內會要求香港欖總調查及提交報告,警方則會調查事件有否涉及串謀違反《國歌法》或其他法律。 國際體育賽事播國歌,基本上有一套標準處理程序,主辦機構通常會收集好相關參賽國家或地區的國歌錄音,整理成清單,再在適當場合播出,多數情况下,主辦方通常都會問參賽方提供錄音,出錯機率不高。當然,工作人員「蝦碌」播錯國歌,過去偶爾也有發生,例如2008年西班牙世界田徑錦標賽60米跨欄決賽,國家隊奧運金牌得主劉翔摘冠,上台領獎時,播出的卻是智利國歌,原來工作人員操作電腦國歌播放列表時「按錯隔籬」,將「CHILE」錯看為「CHINA」,在場的國家代表團人員馬上向賽會抗議,結果領獎儀式要重來一次。 播錯國歌必惹不悅,若觸及政治神經,反應自然更大。2018年U-19亞洲盃決賽周韓國對約旦,東道主印尼方面也播錯歌,將朝鮮國歌當成韓國國歌播放,賽後韓國足協提出抗議,亞洲足協則向韓方致歉。今次港隊出場播錯歌事件,與「朝鮮國歌錯當韓國國歌播放」,政治上皆相當敏感,但兩者亦有關鍵不同。 根據當年印尼足協的解釋,當時在場播音員「揀錯音檔」播放,屬於「真誠錯誤」,把只有一個英文字母之別的韓國國歌《Aegukga》與朝鮮國歌《Aegukka》混淆了。相比之下,今次港隊出場播錯歌風波,大會所播的根本不是任何國家國歌,而是前線職員上網下載而來的,有關樂曲更有涉及港獨色彩的歌詞。有外電引述韓方人員聲稱,工作人員在收到各地隊伍提交的國歌前,誤把該首反修例歌曲儲入電腦中一個名為「香港」的資料夾內,又強調當事人並不知道歌曲與反修例或港獨有關。有關說法是耶非耶,暫時未見有官方確認,無論如何,這始終未能解釋,為何工作人員要下載有關歌曲並儲入電腦、為何收到港隊國歌音檔後沒有刪除舊檔。特區當局要求弄清楚為何發生如此敏感兼罕見的錯誤,亦屬合理。 翻查資料,因「錯誤下載」而起的播錯國歌事件,在2012年科威特國際射擊巡迴賽曾經試過一次,當時哈薩克選手摘冠,頒獎禮卻播出電影《波叔出城》的戲謔版哈薩克「國歌」,當中有羞辱內容。科威特方面強調是無心之失,但事件惹來哈薩克強烈不滿,哈國外交部形容事件是醜聞,要求徹查。海外有人從事宣揚港獨活動,乃是不爭事實,事情未水落石出前,任何可能都不應排除。特區政府應該向韓方和亞洲欖總解釋,今次事件之於香港的敏感性,希望相關機構或人士理解,積極協助調查,同時亦應該與港協暨奧委會及體育界代表共商,萬一出外作賽遇上涉及國家尊嚴的突發事件,該當如何應變。 未有即時叫停儀式 港代表隊須懂應變 國歌國旗是國家象徵,不能有誤。觀乎其他國家做法,一旦發現賽事主辦方搞錯,不管有意或無意,在場代表團人員必須即時提出,要求暫停儀式,確保無誤後,重新再來。2018年韓國對約旦U-19球賽播錯歌事件,便是如此處理。2012年倫敦奧運,朝鮮女足在一場賽事中,發現大會錯誤展示韓國國旗,甚至即時拉隊離場,隔了約一小時,待大會更正及道歉後,才重回球場,舉行賽事。播錯國歌出錯旗幟,是否一定要拉隊離場抗議,當然可以斟酌,但今次港隊工作人員發現播錯歌後,未有即時叫停儀式要求重來,明顯不是恰當處理,香港代表出外比賽,有必要加強維護國歌、國旗及國家尊嚴的意識。
星島社論
舉世矚目的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首次面對面舉行峰會,長達三個多小時。兩人在開場白中,都提到中美關係的全球意義,顯示意識到各自的責任。習近平提出,兩人「作為中美兩個大國的領導人,要起到把舵定向的作用」。拜登亦認為,中美有責任防止競爭變成衝突,找到在解決緊逼性全球問題上合作的方法。今次峰會有助持續下滑的中美關係喘定,對世界及亞太地區都是好事。但中方有關兩國相處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項原則,與美方的可以合作、敢於競爭、不尋求衝突定義,有本質不同,加之美國國內的政治大環境,中美關係很難根本改善。 縱有交情 拜登難改對華政策 今次峰會達成的主要成果是,雙方恢復了因佩洛西訪台而中斷的對話管道,雙方同意重開各項既有機制,似乎有意建立防止雙邊關係滑出正軌的「護欄」。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亦宣布即將訪華,跟進兩國元首達成的各項共識,算是最大的進展。這些共識後續能有多少落實,仍須觀察。 雖然這是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首次與習近平面對面會談,但兩人並不陌生。在中美建交之後,拜登應是美國歷任總統中與中國領導人交往最多的人。僅在二○一一年之後的十八個月內,他與習近平在中美多個場合至少見過八次面。拜登上任兩年來,兩人視訊對話也有五次。所以拜登會前稱,他了解習近平,習也了解他,並非虛言。 不過,形勢比人強,習拜兩人的舊交,仍敵不過中美兩國和國際大勢的風雲變幻。為迎合國內的政治正確,拜登上任後,繼承了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台灣問題上,拜登是自五十年前尼克遜訪華以來,對美國介入台海衝突表態最為決絕的總統;在對華貿易科技戰方面,他不僅未有取消特朗普時代對華加徵的進口關稅,更簽署「晶片法案」,加大對中國的科技封鎖力度。 今次會面的時機選擇有諸多機緣,首先,G20峰會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為兩人會面提供了契機;其次,中美各自剛剛完成了國內的政治大事,中共二十大會議確立了習近平黨內的核心地位,內地對疫情防控政策作出調整。美國中期選舉民主黨意外獲勝,提升了拜登的施政主導權,兩人對會面都信心十足;三是全球政經情勢微妙變化,俄烏戰事形勢逆轉,敦促烏方開啟談判的呼聲卻出現。美國通脹數據首現下跌,美元匯價或將見頂,連串形勢的變化,與習拜會面時機選擇的關係,都引人遐想。 談台灣議題 習拜各說各話 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核心、最敏感的問題,今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中方隨即在台海展開封鎖演習,並中斷與美方在軍事、氣候變化等方面的交流。今次峰會前夕,美方高調張揚會後將向台灣通報習拜會內容,引發北京強烈不滿,昨日的習拜會,雙方在此議題亦無交集。 拜登多次聲言,希望與中方釐清彼此紅,負責任地管控競爭,避免發生衝突。習近平等中方官員也表示,希望本着三項原則,找到新時期中美正確的相處之道。相對而言,中國的政策在未來五年不會有太大變化,而美國兩年後又面臨總統大選,因此,今後兩年是中美穩定雙邊關係的決定性時段,惟在美國對華強硬政策已成兩黨共識的大環境,中美關係很難根本改善,而對彼此紅綫,其實中美早已心裏有數。
東網正論
香港是法治社會?今時今日已經有很多人質疑這句話,公道自在人心,法庭判錯案,一宗又一宗打擊市民對司法的信心,城牆都是從內部攻破的,法官也是人,總有犯錯的時候,但未見要承擔實質後果,要埋單找數的是公帑,放生疑犯,製造混亂,整個社會都要付出沉重代價,昨日一宗毒案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3年前一名外籍男子涉嫌運毒入境,在機場被海關截查,搜出總市值497萬元的可卡因,警誡下說是受人指示帶行李來港,但否認販毒罪,高院就案件進行管理聆訊,控辯雙方同意呈上被告的即時通訊對話作證據,但原審外籍女法官金貝理卻突然要求以「案中案」方式聆訊後,並裁定該些證據不可呈堂,接納疑犯的永久終止聆訊申請,更拒絕律政司的要求,堅持准許疑犯離港,最終去如黃鶴。即使終院裁定律政司上訴得直,下令案件發還重審,並指示原訟庭可以發出拘捕令,但人都走了,還會傻得返來香港自投羅網嗎? 法庭就毒品案作錯誤判決,當然不是第一次,上月上訴庭裁定3宗毒案原審法官均犯錯,有兩宗赫然就是這位金貝理法官審理,一宗被斥僭越陪審團功能,另一宗連陪審員都質疑其決定。上訴庭更形容這是導致嚴重司法不公,並指出3案原審法官均犯錯,可是現行制度下,只有在被告獲判無罪後,律政司才可把法律問題轉交上訴庭處理,認為這方面有急切需要改革。 司法制度千瘡百孔,改革卻不似預期,如果司法機關真有決心改革,應該首先要革除經常判錯案的法官,防止濫竽充數,讓司法蒙羞。可惜現行制度下,法官是不折不扣的金飯碗,除非自己行差踏錯,否則表現再差,經常判錯案也可以安在其位,安安穩穩做到退休,納稅人不但要承擔其年薪數百萬元,而且牽涉的訴訟費用,動輒百萬千萬元計,一宗案件兜兜轉轉重審,浪費了的公帑又是巨額數字,而且法庭時間及人力也是極珍貴,不少案件例如酷刑聲請及死因聆訊都積壓如山,司法機構咎由自取。 一隻手掌拍不響,法官判錯案,律政司表現亦經常錯漏百出,不遑多讓,多次被法庭指摘準備不足,文件錯漏,控罪出錯,因而放生犯人的例子,也是罄竹難書,作為政府的法律代表,交出如此水準,若果換作是私人聘用,老早被撤換,可是和法官一樣,都是金飯碗,鮮見要為案件失利而問責,不單止輸了己方訟費,更會賠對方律師費,隨時是千萬元起跳,庫房代為埋單,難怪政府財政儲備買少見少。 律政司可說是慣性「賠了夫人又折兵」,尤其是涉及壹傳媒黎智英的案件,總是莫名其妙讓黎得逞。黎與6名前壹傳媒及《蘋果日報》高層,連同集團旗下3間公司,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黎被控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共4罪。高院上月頒發許可,讓黎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來港代表他就該案抗辯。律政司不服提出上訴,上訴庭駁回律政司上訴,維持原本決定,並下令律政司支付訟費,律政司仍未決定是否向終審法院提出上訴,一旦再輸,又要賠堂費。等到案件正式審訊,若有任何差池,還要賠黎的御用大狀及律師團費用,這筆帳要算在誰頭上? 司法制度出現缺口,讓奸惡之徒有機可乘,既然人贓並獲的毒案疑犯可以永久終止聆訊,其他案件都會有樣學樣。黎智英事先張揚,會就審訊由3名指定法官而非陪審團處理這事項,向法庭申請永久終止聆訊。高等法院在12月1日開審,首日開始便處理辯方的永久終止聆訊申請,究竟會否接納黎的申請,實在是未知之數,律政司出師未捷,反對洋大狀聘用已輸了一仗,法庭與律政司一唱一和,放生大漢奸又有何出奇? 東方傳媒機構發揮第四權,屢揭司法機構流弊,直斥其非,招致針對及迫害,多年來飽受不公平對待。黎智英5年前6月4日在維園內涉刑事恐嚇東方記者,表證成立,原審獲判無罪,律政司上訴亦被駁回。去年10月男子徐灶明向東方發短訊,揚言「炸×咗東方日報」,竟獲輕判感化一年。裁判官表面上稱新聞報道對文明社會十分重要,卻指被告並非干涉新聞報道,網開一面。學者指多宗涉及東方的刑事案都被輕判,助長攻擊傳媒工作者歪風。昨日區院就一名青年5年前於網上發文涉及炸軍營,判囚4年半,兩宗同樣是揚言炸彈襲擊案件比較,刑期天壤之別,究竟是傳媒機構的安全被忽視,抑或是對東方持有另一套標準? 司法改革,講一套做一套,未見成效,司法本地化,喊了多年,依然見中國人戴金色假髮,洋法官處理重大案件,判決卻有歪法理,放生疑犯,香港真的病了,司法這條主要血管閉塞了,連番動作都未能打通,最終會因為血管栓塞致命,實在需要壯士斷臂,果敢大換血,去除司法機關的瘀血,香港才有得救。
頭條社論
國際政局波詭雲譎,香港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日前,香港欖球代表隊在南韓仁川出席國際賽事前,於升旗禮的環節中,大會播放中國國歌,本是正常儀式,怎知大會竟然播出一九年反修例期間的港獨歌,鬧出一場外交風波。即使賽事主辦當局聲稱為前線工作人員的個人犯錯,但未有交出詳細調查報告,作為佐證,故一眾立法會議員紛紛質疑,事件背後是否有人搞作,目的是借正常國際體育賽事,作出侮辱中國國歌的圖謀,南韓當局必須責成相關團體徹查並交代。 事件另一焦點,是香港球員的反應,他們木無表情,或許有點無奈,但未有以具體行動回應,情況不理想。按照常理,在一般運動賽事,如有人犯規或作出不容許的行為,參賽球員應即時向主辦單位投訴,而教練或帶團人員也應質詢發生何事。但在今次升旗禮亂播「國歌」,與一般比賽有別,香港隊領軍人員和球員不知如何反應,也不必苛責,畢竟是主辦當局的錯。 經一事,長一智。港府為防有人暗中搞局,應研究代表香港人士一旦在外遇上同類事件,須如何反應,是否即時投訴,甚至離場抗議,以至事後的跟進行動,都必須有一套指引,以求有尊嚴地保護國歌的重要性。

Share:

More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