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自川普開始發動貿易戰後,拜登政府對中國大陸的貿易管制措施非但沒有鬆手,反而採取更廣泛的打擊行動。近期美國商務部更針對半導體製造設備、先進運算、超級電腦用晶片等進行出口管制,同時,限制美國的專業人才為中國大陸半導體製造業工作。預期中國在二十大之後,應會對美國提出反制措施,可能進一步升高雙方對抗的局勢,加上烏俄戰爭,全世界已逐漸形成民主與集權國家兩大陣營的對峙。美國與中國的對抗,恐將從貿易、科技層面,延伸到外交甚至是軍事的層次。 近期美國不但在半導體產業上積極拉攏台灣成為盟友,如CHIP4聯盟,也在政治外交上,對台灣示好,但也因此導致兩岸關係急轉直下,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文攻武嚇不斷提高,美方對兩岸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不斷提出警告。中國對台發起軍事行動的時間表出現多種版本,從2022年底到2027年都有可能。 回顧從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之後的兩岸關係,美中台三方關係向來就是甚為深奧複雜的政治經濟習題。台灣歷任領導人都努力在這三角關係中,尋求對台灣最有利的戰略定位。就過去的國民黨政府而言,恐難忘懷美國對台斷交的歷史教訓,深諳在美國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的指導方針下,台灣是可以被捨棄的。因此,兩蔣時代後的國民黨政府,鮮少將政經籌碼全數押在美國之上,多採親美友中的策略,以求在兩強之間得到最大的政治與經濟利益。 但是近年來在美國對中國大陸採取更為廣泛的對抗下,台灣政府無論是自願或是被情勢所逼,採取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戰略,立場上明顯地更為傾向美國。舉凡晶片聯盟CHIP4、晶片管制等科技對抗,台灣毫無懸念地加入美方陣營;在外交與軍事上,台灣也積極參與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陣營。 不過政府當然也熟悉美國利益優先的美國政府指導方針,不可能將國家安全都押在美國對台灣的友誼和承諾之上。因此,政府思考的重點應該在於如何避免讓台灣在緊要關頭淪為可被放棄的棋子。戰略作法應在提高我國在國際盟友中的價值,增加美國與其他民主國家放棄台灣的代價。 有什麼代價可以大到美國、甚至全世界都不應輕易放棄台灣?答案顯然是我國的半導體產業、乃至高科技供應鏈,政府也不斷對外強調台灣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對全球的重要性,甚至在今年仍委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第六度擔任我國APEC領袖代表,希望透過他對全世界傳達台灣的立場。 相信歐美日等重要盟友也認同台灣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價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曾表示,若台海爆發危機,將因台灣晶片產業的停止運作而衝擊全球經濟。 但在此同時,美歐日等盟國也在進行分散地緣政治風險的動作,為萬一發生戰爭進行準備。雖然短期內各國不可能複製台灣半導體產業,尤其是台積電,但顯然各國已在為最壞的狀況做準備。 對美國等民主盟國而言,台海一旦進入戰爭狀態,最壞的狀況就是各國失去來自台灣的先進半導體產品供應,人類科技進展的速度或將因此減緩,世界經濟將受挫衰退,甚至發生經濟危機。但對台灣而言,台海進入戰爭狀態的最壞狀況是生靈塗炭,完全難以估計,絕不會只是產業與經濟的損失。 在這場美中台產業、經濟、政治對抗的競局中,最後只有三輸的結果,而且損失最大的恐怕還是台灣。在政府對外宣傳台灣高科技產業對全球的重要性時,我們更應進一步思考,真正以台灣經濟、產業與安全為優先的戰略為何,而不能任憑國家被捲入兩強對峙的局面中。
明報社評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下周在港舉行,雖然身為主題演講者的財政司長陳茂波在中東染疫,未必可以及時返港親身出席,但峰會邀得數十名國際金融機構主席或總裁級人士蒞臨,對於展示香港門戶重開,具有正面作用。香港疫下復常之路,當局視今次峰會為重要里程碑,具有象徵意義,然而社會上下最渴望的,仍是當局採取更多實質行動,加快鬆綁防疫措施。「0+3」入境防疫安排實施1個月,數據顯示有關措施對吸引外地客來港幫助不大,至於輸入病例方面,雖然個案有所增加,但未對疫情和醫療系統帶來太大壓力。特區政府應該加快對外通關步伐,為早日實現「0+0」鋪平道路。 鞏固金融地位動作頻 峰會若缺財爺屬遺憾 香港復常重振經濟,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眼前要務,港府近期動作頻頻。財政司長陳茂波上周便跟金管局高層一起出訪中東國家巴林及沙特阿拉伯,以及出席在沙特舉行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當下國際形勢複雜,地緣政治緊張,無論香港還是中東國家都要積極開拓歐美以外地區的商機,力求多元化。港府財金要員今次訪問中東,反映了這一趨勢,具有戰略意義。近年沙特與中國加強合作,陳茂波表示,不少中東大企業及主權基金皆有興趣在港上市及尋找投資機會,原因是既可接觸國際投資者,亦可接觸內地投資者。他還透露,港交所正接觸沙特國營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探索在港上市的可能。 除了外訪出擊,本港下周亦將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以及金融科技周。金融峰會陣容鼎盛,參與者超過200人,當中40多人屬於國際金融機構主席或行政總裁級數,金管局總裁余偉文透露,一些大行總裁還將帶領整支環球高管團隊來港,順道與在港僱員及客戶會晤。金融科技周方面,主辦單位邀請了超過250名演講嘉賓、逾400家贊助及參展商,以及逾30個國際貿易代表團及代表參與,盼可吸引逾2萬名參加者。 疫下香港防疫從嚴,過去1年不時傳出有外資及駐港金融專才離港,改往新加坡等復常步伐較快的國家。今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罕有與本港金融科技周「撞期」,更被視為硬撼香港「爭人」之舉。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保」一類悲觀論調,近月甚囂塵上。金融峰會有助提振信心與聲勢,同時亦可對外宣示香港疫下復常重開門戶,較為不幸是陳茂波結束中東行程返港前快測陽性,可能要在沙特多待7天,未必能夠及時回港出席金融科技周論壇,以及擔任金融峰會主講嘉賓。理論上,陳茂波仍可透過視像方式發表演講,但金融峰會作為香港復常路上里程碑,東道主重要財金高官若然無法親身出席發言,難免有些可惜。 「0+3」入境安排是國際金融精英來港參與峰會的關鍵前提,不過即使免除隔離,「0+3」之下,依然有其他防疫要求,諸如頻密核酸檢測,以及「黃碼」出入處所限制等。金融精英日理萬機,旋風式訪港短暫逗留,又要見客又要開會,難以緊遵相關規定,當局處理方法是提供「防疫彈性」,例如容讓他們在酒店、私人辦公室一類地方,以包廂方式與客戶用餐談生意等。金融峰會是疫情爆發以來本港首次舉行的大型金融盛事,為了盡地主之誼,確保峰會成功,權宜處理防疫要求,相信大多數市民都會接受,不過放眼未來,當局始終要有進一步復常藍圖,好讓公眾了解防疫措施鬆綁腳步。 「0+0」須各方配合 政府應訂「爭取目標」 財經事務局長許正宇日前表示,香港之前的入境檢疫規定,確為跨國金融界帶來業務處理困難,但自從改行「0+3」後,已見到有金融界人士陸續回港。不過總體而言,「0+3」實施1個月,主要只是方便港人出入境,非本地旅客入境人次增幅甚為有限,只得9%,旅遊及餐飲業均表示,「0+3」無法吸引入境旅客,對業界幫助不大。疫情方面,「0+3」實施後,輸入個案由每日300多宗,升至400多宗,本地新症個案則升了5.4%,但死亡及重症個案相對穩定,醫療系統有力承受。本港對外重開門戶,輸入個案增加乃是必然,只要市民打夠針便無問題。港府應該加快對外通關,早日落實「0+0」。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周回應有關「0+0」及對外復常路線圖問題,認為疫情變化不定,無法給出一個具體時間表。全面通關復常,有很多工作需要鋪墊,不僅政府要準備,相關行業亦要籌謀,以航空業為例,目前全港航空公司運力僅達疫前15%,航空公司需要加強招聘人手,逐步提升運力。成事在天,謀事在人。政府強調鬆綁防疫措施必須穩步推進,很難斬釘截鐵預告下個月做什麼、再下個月又如何,不過政府若有較為明確的「爭取方向」,例如力爭在明年元旦或春節之前落實「0+0」,各行各業至少可以及早部署配合,期盼一切順利,目標達成。
星島社論
港府宣布下周四起放寬多項社交距離措施,包括解除食肆和表列處所營業時間限制,意味餐廳、酒吧和夜店終於可恢復通宵營業,讓業界可抓住下月中旬世界盃開鑼所帶來商機,還有望讓沉寂近三年的夜生活經濟重燃活力,有助經濟復甦。 下周鬆綁的社交距離措施有三項:政府轄下燒烤場地將會重開、解除餐飲處所及表列處所堂食及營業時間限制,以及容許餐飲、娛樂、宗教場所、酒店等活動,如舉行婚宴時可在台上拍照除下口罩。 世盃前鬆綁予業界時間準備 當局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相信是在控疫和提振經濟之間取得平衡。港府放寬入境檢疫措施為「0+3」一個月後,輸入個案日均由三百宗增至四百宗,本地新症亦增加逾半成,新變種病毒亦有所增加,暫時難以再進一步放寬至「0+0」,但鑑於死亡個案和重症數字相對穩定,未有對公共醫療系統造成重壓,在可控風險下決定對一些社交距離措施作出適度調整,目的是盡可能為提振經濟注入動力,讓民生逐步恢復正常。 當局選擇在世界盃開鑼前取消所有表列處所營業時間限制,對食肆、酒吧和夜店來說,猶如久旱逢甘露。首先,世界盃部分賽事在凌晨三時才開踢,若繼續維持現行社交距離措施,食肆和酒吧都難以受惠,因兩者營業時間分別在凌晨零時和二時打烊。一旦放寬限制,球迷可相約先吃晚飯或消夜,然後再一起到酒吧,一邊喝啤酒,一邊看電視直播,在熱烈氛圍下為心愛球隊打氣,球賽只會愈看愈投入,愈聊愈開心,消費時也變得更疏爽,有助提高食肆和酒吧生意額。 業界對此表示歡迎,因下月有兩大體壇盛事,先是下周五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跟着是世界盃接力,而旅發局期間舉辦美食佳餚巡禮,派發五萬張優惠券,供市民到逾七百家餐廳和酒吧消費時使用。當局為提振經濟大耍組合拳,營造有利條件,環環相扣,冀能刺激市民消費,而業界估計下月有望增加兩至三成生意。 當局提早在世界盃前兩個多星期宣布放寬限制措施,旨在給予業界有充裕時間做好準備,例如盡早購入世界盃轉播權,安排宣傳推廣活動,並增聘人手以應對客人增加。 冀恢復夜蒲消費模式 更重要是,取消表列處所營業時間限制,亦有助重啟夜生活經濟。香港疫前是全球夜生活最多姿多采的都市之一,夜貓子除了「蒲吧」、唱卡拉OK、光顧夜店和桑拿浴室外,還可相約朋友一起到餐廳食肆消夜,各適其適,豐儉由人。可是自疫情爆發後,出於防疫需要,不少市民放工後便回家,晚上街道水盡鵝飛,路人寥寥可數,令本港夜生活經濟萎縮,使不少基層人士生活大受影響。 疫情確實改變了市民生活習慣,業界期望限制放寬後,能吸引市民開始恢復疫前消費模式,即吃完晚飯後繼續逛夜街購物,甚至到各類夜場消遣,商場和食肆不再過了九時後便沒有客人。即使市民恢復「夜蒲」,短期也難以回到疫前水平,因需時調整,但至少讓夜遊人重現大街小巷,令夜生活經濟重拾生氣,逐漸擴充業務和人手,恢復昔日光彩和活力,當日後恢復通關,成為吸引旅客的賣點,使香港夜生活再綻放異采。
東網正論
秋風秋雨愁煞人。近期本港治安急劇惡化,南亞毒瘤勾結本地黑幫無惡不作,街頭仇殺無日無之,詎料話口未完,短短十多小時內又發生多宗嚴重傷人罪案,包括黑幫尋仇當街劈友、內地男子遭惡漢追斬、被通緝女司機狂亂駕駛導致車毀人傷等,沒有最驚心,只有更驚心。港府美其名曰「武官治港」,卻對治安惡化無動於衷,更未見警方加強打擊,可謂咄咄怪事。 前晚深夜近12時,著名食街筲箕灣東大街上演血腥一幕,一名持雙程證來港的年輕內地男子遭7名持刀大漢追斬復拳打腳踢,兇徒得逞後施施然返回接應的私家車逃之夭夭;接着,昨晨7時許,一名疑有黑幫背景的男子在油麻地新填地街買早餐之際,突有3名彪形大漢撲出,用牛肉刀對準男子背部狂斬;然後,昨日中午一名被通緝的女司機為逃避警方截查,竟駕駛私家車由西九龍走廊亡命飆入屯門公路,當中超過3公里車程逆線亂駛釀成3車連環相撞。警方其後以涉嫌「狂亂駕駛」等6項罪名將她拘捕。 連同早前南亞幫多宗街頭廝殺案,每宗都涉及黑幫尋仇或毒品利益,腥風血雨,刀光劍影,用「無日無之」來形容也不誇張。更不必說,打劫珠寶錶行頻仍,綁架撕票猖獗,人人自危。香港由安全城市淪為罪惡淵藪,人們不禁要問,此城究竟怎麼了? 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一眾高官和議員之中,竟無一人關心本港治安急劇惡化,對日日斬人視而不見,更不見警方高層表示關注。難道像「八萬五」一樣,這些暴行不提起便不存在?難道把頭埋在沙堆,市民便會同意香港仍然宜商宜居?難道黑幫氣燄囂張,視法治如無物,不是拜警方無能所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市民人心惶惶,擔心走在街上隨時殃及池魚;商戶提心吊膽,恐懼劫匪殺人越貨。而港府對南亞假難民中門大開,無任歡迎,更無異於為黑幫提供廉價打手,添柴添火。 治亂港,用重典。本報為民喉舌,除了是全港最早敦促港府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將假難民即捕即解,或最低限度重設禁閉式難民營的傳媒機構,亦是全港唯一諄諄進諫,提醒港府加強打擊黑惡勢力,對黑幫千萬不能心慈手軟,無非希望還市民一個安全城市。可惜高官置若罔聞,不但對假難民笑面相迎,斥巨資養肥治安毒瘤;掃黑除惡更是放軟手腳,任由黑惡勢力更加猖狂。 君不見,毒品案落網的往往是未成年的替死鬼,幕後黑手逍遙法外;無牌樓上吧淪為黑幫「養雀仔」之地及毒品散貨場,惟每每掃完又開,不傷黑幫筋骨。這就難怪,市民對警黑勾結的質疑愈來愈深,警隊自黑暴後好不容易建立的正義形象,再次受到挑戰。 更諷刺的是,在移民潮愈演愈烈的當下,高官言必稱「搶人才」,但一個天天劈友的罪惡之城,別說搶人才,連留住市民也難。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兩年來本港已流失了14萬勞動人口,港府繼續對治安惡化漠不關心,恐怕出走的數字仍未見頂,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頭條社論
政府昨天進一步放寬防疫限制措施,讓港人可以重拾久違了的夜生活,並可以在不同處所活動脫下口罩合照,不但提升香港人的開心指數,亦顯示政府爭取生活復常,一直不走回頭路。但這只在社會和民生層面上,經濟方面的復常,香港仍遠遠落後於鄰近地區,港府必須審時度勢,在權衡疫情風險和整體需要之間,盡快推動「0+0」。 即使有變種新冠病毒輸入,近期的確診人數亦維持單日五六千宗,但重症人數少,本港醫療系統可以承受,故給予政府信心,持續放寬社交距離限制,昨天三項放寬,包括撤銷食肆酒吧的營業時間、容許婚宴等參與者除口罩合照,以及批准燒烤場重開,讓市民多了活動選擇,也可以多些展露笑容,自然受到歡迎。一眾受社交距離管制的業界,更有鬆綁的感覺,預料營業額快速回升。 其實,近期社會的氣氛確實好轉,原因是大型戶外活動重來,好像早前舉行的渡海泳,遲些還有國際七人欖球賽、美酒佳餚節等等。香港也開始與外界接軌,日前著名的維也納管弦樂團來港演出兩場,便引起哄動,讓市民的幸福感提升。社會復常有進展,下一步就要加快經濟復甦,要追落後,重點是在風險可控下,盡快推行「0+0」,旅客、商人、人才才會回來,香港整體復常才能實現。

Share:

More Posts